內容來自sohu新聞

上海自貿區探索大宗現貨交易突破 爭奪國際話語權



爭奪國際話語權 上海自貿區探索大宗現貨交易突破

土信貸雲林斗六土信貸胥會雲

在大宗商品的“黃金十年”結束後,上海自貿區的大宗商品市場建設起步。

如何利用自貿區開放度最高的預期,讓中國在大宗商品的資源配置和定價上獲得相匹配的話語權,成為上海自貿區許多改革者反復思考的大事件。

截至目前,共有10傢大宗商品現貨市場建設方案通過上海自貿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其中3傢(上海有色網金屬交易中心、上海鋼聯金屬礦產國際交易中心、上海國際棉花交易中心)上線運作,其餘7傢則還在籌備過程中。

按照規劃,上海自貿區將建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稀貴金屬、礦產、農產品、能源化工等國際交易平臺,展開線上線下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

起步現貨市場

8月24日,A股大跌8.49%,創下史上第三大單日跌幅,彭博大宗商品價格也跌至1999年以來最低點86.79美元。有媒體報道稱,各類資產的“投降式拋售”殃及大宗商品盡數回吐瞭此前“黃金十年”的牛市漲幅。

彼時,距離上海自貿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上線運營不足一個月。此前的7月31日,上海自貿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啟動儀式在洋山保稅港區正式舉行。

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保稅區管理局財政和金融服務處副處長曹艷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還是綜合保稅區的2009年,自貿區就開始關註大宗商品市場。原因就在於,此前十多年,伴隨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大宗商品價格一直處於上升通道,給下遊產業帶來瞭巨大的成本壓力。

“我國對大宗商品的進口依賴度不斷提高,但在價格、資源配置上沒有太多的話語權,或者是長單價,或者是點價。比如銅,在國際貿易中一般是以LME(倫敦金屬交易所)為基準價,到中國來再加上升貼水溢價,基準價是在國外交易市場中定的。”曹艷文說。

彼時,綜合保稅區關註的是大宗商品的期貨市場,希望打造一個面向國際的平臺。但中國作為大宗商品許多品種的絕對買傢,並沒有讓自貿區設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歷程更容易。

首先,國內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分割,包括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微博]在內的期貨市場,由證監會[微博]監管,現貨市場則是由商務部監管。

而且,考慮到期貨市場屬於資本市場范疇,如果向國外開放,有賴於資本項目開放等更多的改革,周期更長。再加上,目前國內的期貨市場交易規則比如交易幣種、交易價格等,都是按照境內交易規則來制定的,如果開放,還需要大幅調整現行規則和相關法律法規。

於是,自貿區決定轉為推進大宗商品現貨市場。

得益於“黃金十年”,國內的大宗商品現貨市場突飛猛進。但是,野蠻生長背後也出現瞭許多由於風控體系不完善引發的負面事件,比如不久前的雲南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事件,以及此前的華商所卷款、鋼貿危機、青島港騙貸事件等。

曹艷文告訴記者,風險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資金風險。交易所在銀行開設賬戶,將客戶的交易資金全部歸集到自己名下賬戶,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交易所人員挪用、侵占客戶交易資金甚至卷款跑路的現象時有發生。

二是貨物風險。鋼貿危機、青島港事件反映出的就是貨物風險,如虛假倉單、重復質押等。

因此,大宗商品現貨市場的風控,在資金層面需要防止交易所侵占客戶資金,也要防止交易所在後臺虛擬資金入市交易;而在貨物層面,則是要防止倉單重復質押、重復交易。

針對大宗商品市場的亂象,2011年11月,國務院下發瞭《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38號文)。2014年6月,證監會清整辦發佈瞭《關於開展各類交易場所現場檢查的通知》(28號文),檢查歷時三個月,覆蓋全國27個省份近千傢各種類型的交易場所。

風控體系“大考”

曹艷文說,對於改革者來說,雖然也希望能夠一步到位,實現改革的最終藍圖,但是,改革得於法有據,自貿區裡也不能破法改革。因此,在現行法律框架下推進改革,一點一點突破,才是最現實的路徑。

他們的方法是:大宗商品市場建設對標國際的目標不變,但依然遵守現有的政策、法律框架,設計一套體制機制,很好地控制風險,讓大宗商品市場很好地運作起來,再來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同時,也通過制度和技術雙重手段,推動大宗商品行業信用體系重構。

風險的控制,在大宗商品交易平臺設立前就已經開始。

首先,上海自貿區提出“交易、托管、清算、倉儲”四分開的機制,實行第三方資金托管、第三方清算、第三方倉儲,並由獨立的第三方倉單公示系統對倉單進行登記公示,確保倉單真實性和交收安全。其次,聯合相關政府部門和業內專傢綜合評審。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王辛翎在啟動儀式上表示,此次啟動上線的自貿試驗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具有典型的國際化特征。

一是交易標的國際化,交易標的為保稅或未完稅的大宗商品實物,以及以此為標的的倉單、提單等貨權憑證;

二是交易參與方國際化,交易參與方包括國內和國際交易商,通過FT賬戶體系,實現跨境交易和清結算;

三是交易價格國際化,交易價格為不含關稅和增值稅的“凈價”,采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外幣可用於履約擔保。

對於已經上線運營的平臺,曹艷文說,目前成交瞭多少量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測試自貿區大宗商品交易的風控體系是不是有效、管用。

提單要成為交易標的

對於自貿區希望推基隆市信貸還款進的大宗市場建設藍圖而言,這還隻是走出瞭第一步。另外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的市場開放度。

在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啟動儀式上,王辛翎曾表示,未來自貿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的重點就是推動擴大業務規模,將爭取有關部門支持解決市場業務運作中的配套政策,還要在進一步完善風險防控和處置機制的基礎上,推動市場交易模式創新,並適時探索推動期貨與現貨聯動試點。

按照國際經驗,大宗商品的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應該統一,而且隻有二者統一起來,才能真正形成國際價格影響力,同時為實體經濟服務。但中國目前的管理體制並不支持這種統一。

在目前的監管條件下,隻有已經存放在保稅倉庫裡的實物商品、倉單可以交易,提單、產能預售都還沒有放開。

“此前監管部門清理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中遠期業務,不是業務本身有什麼錯,而是因為沒有有效的監管機制,使之異化成瞭類期貨的金融對賭工具。我們希望,在有效的監管機制下,確定風險可控的情況下,能夠把中遠期的一些具備金融屬性的業務放在自貿區裡先做起來。”曹艷文說。

目前,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將提單作為交易標的。

曹艷文瞭解到一傢從事電子提單交易平臺業務的國外企業,就找上門去。“這傢公司已有幾年的運作經驗,知道風險點在哪,也知道如何控制風險,還有一些固定合作的船公司以及供貨商。”

目前,上海自貿區管委會方面已經梳理瞭多個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比如保稅貨物區內交易、境外貨物交易、稅收、交易成本等。

“這些問題,每一個都很困難。改革不能奢望羅馬一天建成,要日拱一卒。”曹艷文說。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151103/020323656537.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瓊義購物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